【旅遊】台北自由行 (Day 3) 永康牛肉麵、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圓山大飯店、圓苑


永康牛肉麵,紅燒牛肉麵
台北永康牛肉麵,紅燒牛肉麵

2011-11-23 (Wed)

今日行程: 西門町 > 永康牛肉麵 > 某處 > 國立故宮博物院 > 圓山大飯店圓苑 > 士林夜市 

台北自由行 (Day 3)

旅程第三天,昨晚一樣睡得不好,時時醒,可能因這幾天肚子不好。
早上起床觀天,今天沒有太陽,外出時更下著雨,天色差令旅行mood差了許多,始終今天有些戶外活動,包括去士林夜市及國立古宮博物院,不過總好過昨日在101大樓時下雨。

101大樓的確好俾心機去抹窗門,它的窗裡外都乾淨清晰,沒常見的水垢或水漬,令拍照及觀景質素大大提升。

雖然整天也有雨,幸好只是雨粉粉,除地面濕滑不便外,並無大礙。

永康牛肉麵

今天行程先往「永康牛肉麵」吃午飯,每位台幣20元坐捷運到古亭站,再轉乘的士前往一公里外的永康,司機已清楚永康的位置,不用地址,很快就抵達目的地。
台灣,台北,永康牛肉麵

永康有兩層,上層較闊落舒適光猛,有十人大枱,環境沒有預期的古舊,能夠接受。
台灣,台北,永康牛肉麵

本來我可以選擇去「永康」或者「老張牛肉麵」,我覺得通常老字號店面會較舊,例如謝記魚蛋及群記豬手都係超古舊的裝修,仍不愁無食客。

如此類推,我還是挑選了店面較舊的永康。

---Advertisement
---

甫踏進店內,見左邊窗口棟著一小籠蒸著的東東(不知是否就是餐牌上的粉蒸肥腸及排骨呢) 及有一個食物柜,裡面有許多看似韓式前菜的東東(不知是否就是餐牌上的各式小菜呢)。

每張枱面上更有一個大金屬湯碗的東東,據說是要落得很多的梅菜粒,只是我們枱面剛好沒有提供此碗東東,所以忘了找來試試。

雖然如此,無加梅菜的牛肉麵本身已很好吃,無失望。我們點咗一碗細紅燒牛肉麵及一碗細牛筋麵,但當地人都吃著一碗大麵,而我覺得一碗細的已夠飽,畢竟牛肉麵是食得多會「漏」的東西。

今次店員沒有催促我落單,改為交一張食物紙給我們自己點,像去了茶樓。
點好後交給阿姐,今次廚房煑麵沒鴨肉扁迅速,煑麵用了二十多分鐘才送到面前,沒想像中快。
期間我去了拍照,我發現永康還有很多其他款色麵食售賣。
台灣,台北,永康牛肉麵,餐牌,價目表

紅燒牛肉麵的湯本身有牛肉味,有腩汁味,但論牛味及咸味不及小蕃薯咁濃,比一般港式牛肉麵淡。

湯底清徹清爽,多喝也不感口渴,牛肉跟港式的五香牛蹍不同,它不是薄薄一片,而是似牛腩,但肉質十分稔,口感軟滑一咬即化,味道比港式牛腩好得多,令人有驚喜及滿足。
的確沒有來錯地方,是台灣名產的代表作。

在我們離開的時候,剛好來了幾個香港人,司機說他們一落機就來永康食麵,足見其吸引力。
永康紅燒牛肉麵

牛筋麵湯底跟牛肉麵一樣,所以分別就只有牛筋。
牛筋食落無乜特別,食味和柔軟度跟港式差不多,感覺都係紅燒牛肉麵味道較為突出。
永康牛肉麵,牛筋麵

食完埋單台幣400元落樓,正當煩惱著樓下橫街窄巷不易找到的士,誰知剛落樓就有的士車住客人黎到,這真是個幸運的士佬。因他車我們到目的地時,又遇上另一個女人要上車,正宗馬不停蹄賺錢。

在車上我們跟司機傾咗很多計,由於我跟他說前往忠孝新生站,卻說錯為生新站…
他就話現在的香港人普通話水平已高咗很多,沒以前般「糟糕」。
他又問到內地旅行是否安全,我們指內地不安全,因為有很多廠執笠,工人失業嚴重,這點他也知道。

看見他裝咗車Cam,而香港的士還未見有安裝,問佢有乜用。他說:「台灣有很多綿羊仔,他們慣咗左穿右插,很易撞到他們,有意外時大家都會指對方錯,於是用車Cam做證據給差人看,就不必爭抝。而且有時下車理論若遇上對方出手襲擊,都可以拍下來做證據,很有用。」

我問:「從來都未見過街上有警察巡邏,究竟路上有沒有警察?」

---Advertisement
---

他說台灣警察一般不會在路上巡邏,因為每個國民都有責任要自律守法,而不是由警察來監控,威迫人們守法。
他又指路道兩旁都設有許多閉路電視,若犯法會被拍下來,警察一樣看得見。

在途中我們看見一個身穿橙色螢光制服,戴住頭盔,身旁似繫有無線電的人員在街上抄牌,似在發牛肉乾。
昨天我亦見到很多泊在路邊的車水撥上夾住一塊紙,正常來說這應是牛肉乾,但該區屬偏僻橫街,很少人和車出入,所以我才以為係宣傳單。
但今天看到這個人穿著不似執法人員,卻在下雨天派傳單,似乎沒不通,他可能是專責抄牌的人。

國立故宮博物院

前往某處後,出發往國立故宮博物院遊覽,它在五時收工 (但看見有大批旅行團及其他遊人在4:50pm 才施施然進場,而參觀這兒在10分鐘內完成是沒可能,似乎收工前入埸仍然接受)。

乘捷運前往士林站,按照指示牌「中正路1」直行,走出站外再直行即見大馬路及巴士站牌。
台北士林站指示牌

最奇怪係站牌上完全沒有標明車費,所以等巴士到達才能向司機詢問車費,又驚身上碎銀不夠,上咗車沒找贖,顯得有點狼狽。
注意巴士上落方式跟香港不同,他們在後門上車,前門落車,落車時才到司機位繳付車費。
台灣巴士站牌

前往博物院有幾條巴士線,不過其中旅遊書沒有提及的815號巴士,終站是博物院不用愁要認路,車亦來得頻密。

每人花 15 元台幣乘搭815號巴士到博物院,時間約是3:15pm。
815 這架巴士座位數量比其他巴士少,車門旁邊同樣設有紅色的座椅,是老人家及有需要人仕專用的「博愛座」,記得千萬不要随便坐上去,免得遭人白眼。
台灣巴士車廂

國立故宮博物院看似高高在上,人們從巴士站落車後,要走過一條大直路及許多雪白柱狀扶手圍欄的階梯,才能抵達平台(第一展覽區),而旅行團的巴士則可以直駛至博物館的底層。

國立故宮博物院平面圖

台灣,台北,國立故宮博物院

國立故宮博物院樓梯級

國立故宮博物院鼎

台灣,台北,國立故宮博物院

今日有大量旅行團抵達,有內地人,韓國人,日本人及少量外國人,真係乜野人都有。

以禮貌來說,內地人及韓國人比較差,明明我地睇緊展品,佢地唔該都無就成堆人係咁迫過來,好似跟團大晒咁。

由於有大量旅行團,他們全用導覧服務,所以把前往各主要展館的通道都塞滿了,展館就啟動人流控制,令我們這些沒加入導覧的人被迫封在導覧的人龍中。

---Advertisement
---

我們於是從人龍中逃出,先走到無咁多人的地方參觀,可以靜心細看展品及文字,原來挺有趣味。可惜每當導覽人群蜂湧而至,就會被人群推開,甚感沒趣。

重要的展品都設在頂層三樓,所以人群都先往三樓擠上去…


博物院入場費每位台幣160,若要參加聲音導遊要每位另付台幣100租用無線耳機,有專人帶領進入展館參觀及講解。

博物院內有許多穿紅色衫裙的靚女工作人員,手中拿著一把扇,當看見有人用相機影相,她就會立刻用扇遮住鏡頭,即使影空氣都唔准。

博物院還不准遊客帶背囊入埸,要求我寄存在埸外。
位於入口右邊的柜枱可免費寄存,但女仕們的手袋卻可以帶入埸。…

導覽人群把三樓擠至水洩不通,我們先往參觀銅器。
銅器是我最感興趣的文物,因為它既古舊生銹,又有很多奇怪造型,前所未見。
例如各式大小銅鼎,酒壼,酒杯,單單觀看其外形,很難想像用來盛載甚麼,因為它們除了雕有複雜細緻的花紋,圖案,獸首及字体外,大部份連器皿內都雕上很多文字或圖案,非常精緻,似裝飾品多於日常用品。
(由於博物院不准拍攝,以下古物圖像皆從網絡搜刮得來,印象較為深刻的展品)

西周的《召卣》,這個令我一見難忘的巨大銅器擁有精美的花紋,似一個手挽酒壺,最為印象深刻是左右兩邊似剪髮器的獸首耳仔裝飾。即使現代人科技再高,也沒有咁好心機去生產此奇異怪瓶。
西周的《召卣》



商代的「死頂」....哈,應該叫《史鼎》,因為鼎內壁鑄有一個「史」字。
古時的人鍾意在銅碗底或煲底加三隻腳(學者稱為蹄足),將之升高變成一種叫鼎的物体。我地估計可以在鼎下加柴火,將鼎內酒水或食物加熱。身上有精緻細密的花紋,時歷幾千年仍保存得相當好。
商代的《史鼎》

據說商代的時候,中國製作青銅器的技術早已世界第一。細個讀書時對 d 乜朝物代無乜印象,但當時若能親眼見過這些手工強勁的青銅器,就知道祖先係n年前已經幾咁厲害,今時今日想自己弄一個出來,恐怕都唔識點整。
例如以下呢個商代出品的巨型《亞醜方尊》,又高又大又重,橋口慚手好難搬走,真係唔知佢用黎做乜。只係見到佢造型複雜令人驚歎,極富藝術感。
商代的《亞醜方尊》

商代之銅質《門氏祖丁簋》,是一個祭祀盛飯用的禮器,盤身看似流星錘的突釘稱為「乳丁紋」。
商代的《門氏祖丁簋》



商朝之後,就輪到大家非常熟悉的「周公」出場
周武王打敗商軍,西周正式開國。
周公有名你叫鍾意hea 吓 hea 吓,享受吓歎吓,所以西周整既銅器就比較簡樸實用,不及商朝銅器咁華麗。

---Advertisement
---

千里迢迢黎博物院除了必看的「東坡肉」及「翠玉白菜」外,原來以下呢隻外表平凡的《毛公鼎》,竟被譽為「故宮三寶」之一。
《毛公鼎》比「東坡肉」及「翠玉白菜」年代更久遠,而且在中國古文字學及書法藝術上有重大的歷史價值。

因為《毛公鼎》內壁刻有近五百字的銘文,在眾多出土青銅器中字數最多,銘文紀錄咗當時周宣王委派毛公改善西周朝政一事,毛公遂製作此鼎將歷史流傅後世,成為一個西周真實史料的珍貴文獻瑰寶。
《毛公鼎》


這些器皿大多擁有奇怪的中文名稱,很多中文生字我都未用過,不知代表甚麼。
反而從英文解釋來看,這些巨型銅鼎,銅盤,銅壼,銅砵大都用來盛酒和盛水。
古時人沒自來水又沒罐裝可樂,飲酒和水可能是最基本及最高級的活動了。
例如下圖這個《人足獸鋬匜》,真係從未見過「鋬匜」這個字,唔知乜野意思。
《人足獸鋬匜》


其中比較印象深刻係一系列大大小小,有許多凸釘的大銅鐘罩,是古時用來製造搞擊樂的重型樂器。
大銅鐘罩


另一樣印象深刻係兵器,古時的銅製兵器很薄,看樣子根本砍不到多少次就沒用了,真正有威力的鋼刀要去到十八世紀蒙古的《白玉柄短劍》。
《白玉柄短劍》


還有令人費解的銅製《越王州勾劍》,據稱這是多把威力強勁的越王劍中的其中一把,它只有大約呎半長,似一把細路玩的劍仔。
最奇怪係手柄短得很離譜,簡直係小朋友手掌才合用。若果我握拿這把劍,食指很可能擱在刀鋒上,未曾傷人先割傷了自己,加上握柄很幼,估計越王的手掌應該很細小。
《越王州勾劍》



跟住去咗特別展品館,看到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清代玉班指環。這東西在古裝劇就見得多,但睇外樣除了很翠綠大隻之外,感覺無乜特別。
清代玉班指環


隋代鑲金邊白玉杯,我很喜歡這個好似拜神用的小酒杯。
它的玉色白中透紅略帶珍珠閃光,感覺質地非常特別,照片未能展現這效果。
此杯據說是屬於一位九歲貴族女孩。
這類展品多附有一個雕工精美的木座,同樣值得欣賞。
隋代鑲金邊白玉杯



玉石展方面,當然有玉雕的鼻煙壺,酒壺,酒杯,觀音像等。

我見所有酒杯上都有兩個凸起的東東,我一直以為係飲管,但現在近看實物,才知是兩支圓柱,頂頭似粒波的。
我問朋友那兩個東東是否用來插眼,朋友就話兩支柱距離咁近,應該用來插鼻,以免飲酒時灌進了鼻孔…哈哈。
我估那兩腳最有可能是反轉晾乾酒杯時,用來支撐酒杯倒立。此種酒器正式名字叫《爵》,是一種飲酒器或温酒器,而該兩支插眼插鼻的柱,據說連專家也未能確定其用途。
《爵》


玉石展品中,最出名最多人必看的就係位於302展館中的《東坡肉》及《翠玉白菜》。
本來以為這兩件玉石係天然形成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

---Advertisement
---

第一眼看見那《東坡肉》真係有點失望,原來它只是一件比女孩拳頭還細小,似給我在神枱偷食剩的一塊小燒肉碎塊而已。不難看得出它十分似豬皮的上層是人為加工出來,因為天然玉石不可能有如此毛孔特效。
事實說明它的確是師傅故意加工而成,我覺得它的確很似咸肉粽入面的肥豬肉。(下圖接近實物原大)
《東坡肉》



《翠玉白菜》的外觀則更為牽強,它看似一件灰色塑膠多過似一棵菜,它很光滑透明,明顯是人手雕刻而成,顏色不很白和翠。
據說這舊白菜是來自一件劣質玉石,經宮廷技師靈感下雕刻成白菜的樣子,等我仲以為係甚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出土石頭,原來都是人造的。
(下圖近似實物顏色,而實物真係有一棵白菜咁大)
《翠玉白菜》




後來去到象牙展品館,印象最深刻莫過於一個象牙製多層便當《象牙鏤雕提食盒》。
七彩繽紛之餘,最厲害是整個籃都係用象牙片超薄鏤空雕花而成,上面有很多長條形微通孔,外殼看似以直條紗網編織而成,實際每條幼絲皆以象牙片雕空而成。足見技師功力和耐性非凡,有錢都未必找到有人肯造一個。
《象牙鏤雕提食盒》


另一象牙勁品是《鏤空套球》,它是個球形雕刻品,外面有幾個大圓孔,可以看到精美大圓球入面,離遠望見最少還有兩三個小圓球緊密地套在一起
它們一個套住另一個藏在裡面,似乎可以自由轉動,製法令人一時間想不通。
《鏤空套球》


玉石展品中另一件令我摸不著頭腦的,就係「原璧歸趙」中的所謂玉璧竟然是一塊平平無奇,極為扁平的圓形雲石板
石板中間挖穿一個圓孔,十分似一隻石製CD碟。
部份璧玉表面會雕刻有方形鑽石凸紋或密集的圓點,看似是現代科技能輕易製成的普通CD狀雲石板,外觀及質地看來不特別也不高貴。
據說最特別之處,技師需掌握圓形鑽孔技術,才能製造此石璧,可能其價值就在於當代的藝水平和技術。
玉璧




書畫展館中,印象深刻古時的字畫,書本或文件都係卷狀,但此卷狀紙張是由很多張紙接駁而成。
一大卷在展館中攤開後,份份文件有十多二十呎長,而且官員及皇帝在每張紙的駁口上都蓋上官印,證明文章的連貫性。

在古裝劇中所見,古時的人很少用一張長枱把整卷文件打開使用,而是用一張小枱,一盞小燈,只攤開所需的一版紙來看或寫,就是這個用法。

其中一件展品註明係「乾」「隆」,它是一盒乾隆皇帝的玩具盒。
打開一看,原來裡面的所謂玩具全是紙筆墨硯,這些文具已是皇帝的玩具了…但我覺得這不過是文具而已。
換轉現代,若行政長官或奧巴馬也有一個玩具盒,不知裡面會裝住甚麼玩具呢?
還是他們根本沒有玩具呢?

---Advertisement
---


我記得國立博物院有清明上河圖,但跑畢整層二樓也沒有。聽見身旁有個男人都在找清明上河圖,於是找個紅衫職員來問,原來它在一樓入門後左邊的走廊上。

之前它在港展出時我沒有去參觀,今趟終於可知道它有甚麼咁特別。
原來它是一幅很長的畫,卻放在櫃面任人觸摸,是博物院少有幾件可以觸摸得到的展品,所以肯定它是複製品。

而牆上同樣播放著動畫版的清明上河圖,展現當時市民在城門內的市集活動的情況,繪畫埸面廣闊而有趣。

我之前留意到一幅描繪騎兵行軍的圖畫,它應該用毛筆描繪,但線條非常幼細,不似一般書法毛筆所畫。
最令我注目是那幾個騎兵所攜帶的長矛,棒身是兩條非常筆直及平行的幼線構成,看情況幾乎是用針筆加間尺才能畫出來,若用毛筆加間尺也難畫出這種效果,足見古人繪畫的功藝。

看畢上河圖已是4:45pm,參觀了個半小時,腳已很累,取回背囊直接搭的士去圓山大飯店。


在的士站見到司機正在揀客,明明有幾架的士係度,他卻跟客人說無車,叫佢地搭巴士。

圓山大飯店

當我地話去圓山大飯店,他就即刻出車…
花費台幣180元,塞了一會兒車,抵達圓山大飯店已是5:28pm,天已全黑還下著雨。
本來諗住來這裡飲下午茶,但我們似乎來食晚飯,因為叫了好多食物。

圓山大飯店很偏僻,似乎沒有人會步行上來,的士上來都要按票入閘,又見有巴士上來。

---Advertisement
---

圓山大飯店晚黑每層樓會點亮許多白色燈,睇落好娘。

入到內堂,兩旁巨大的紅色巨柱,中間紅地氈再加一條大樓梯,樓頂有龍形圖案,看似國家領導人來了…
台灣,台北,圓山大飯店

台灣,台北,圓山大飯店

台灣,台北,圓山大飯店



我們要找的是一間叫「圓苑」的餐廳,但走來走去也看不見。問服務員才知它在大樓梯的右手面,有一個拱門寫住圓苑,再上一條樓梯就到。
「圓苑」餐廳


圓苑看似一間茶餐廳,開放式廚房內有些蒸籠。
我地坐低時只有一枱客人,非常冷清,後來才慢慢有其他客人進來。
「圓苑」餐廳

跟住旅遊書點圓苑鎮點之寶《紅豆鬆糕》,此道甜品糕點據稱是蔣夫人宋美齡的至愛,還有點選其他菜肉小籠飽,冰花煎餃,及一碗酸辣湯。
大約五分鐘左右,酸辣湯來了,它的樣子不似平常所見的酸辣湯,味道完全無辣味,亦無酸味,不是我認識的酸辣湯,平凡無乜特別。
酸辣湯
酸辣湯

十分鐘後《冰花煎餃》來了,這味煎餃是一餅反轉的餃子,不論樣子和賣相都幾特別。
一口咬落去有一陣十分香口的味道,是一般煎餃沒有,感覺很不錯。
《冰花煎餃》

《冰花煎餃》


廿分鐘後來了《菜肉小籠飽》,這個飽上層是菜下層是肉,食落 ok。
《菜肉小籠飽》



三十分鐘後,重頭戲甜品「紅豆鬆糕」上陣。
這味外表古怪的鬆糕真係前所未見,既然是蔣夫人至愛,必定有其秘密
一咬下去…先係白色的鬆糕,質地跟平時食的鬆糕,馬拉糕完全不同,它很煙韌,似食糯米飯,感覺很,不會一陣風就吞掉。

我估計令這味鬆糕獨步天下的,就是那團夾在中間的黑色豆沙。
這豆沙相信是我食過的豆沙中,最好味,最耐人尋味的,比月餅中那豆沙好味得多,尤其是它有種很新鮮的紅潤味道。

豆沙的密度和黏度都很高,可以用叉督住當麥芽糖食,相當得意。
紅豆鬆糕



圓山大飯店位於圓山站與劍潭站之間,所以我地費事走返去捷運駁腳,索性坐的士直踩士林夜市。

士林夜市

晚間落雨,令夜市這處地方更感污糟落後。路面高低起伏又多水氹,跟台北其他地方的路面截然不同,尤似香港的凸凹不平。

士林夜市第一區是一個臨時有蓋街市,外型比較舊和土炮。
在 Google Map 看它甚至是個停車場,而實際上它是一個有蓋街市,裡面人來人往,迫迫夾夾。
台灣,台北,士林夜市第一區



正在營業的,燈光火著的,只有中間兩三行的通道,左右遠一點的檔口都拉閘瞓晒覺。

通道很狹窄,加上有旅行團的內地遊客,食檔隊晒出來的煑食用具,食物,枱櫈,令埸面非常擠迫,似去了深水埗高登商場一樣。

我地對這種環境興趣不大,一來已經在圓山食飽飽,二來這裡油煙好大,場內又沒抽氣扇,空氣質素極差。
後面的人總是好似賊一樣,成日跟蹤住又撞來撞去,好煩。
對現埸著實一點興趣也沒有,實在太迫了,仲衰過旺角,再加上沒有魚蛋及煎釀三寶,更感沒趣。

---Advertisement
---

比較吸引到我注意的是「大腸套小腸」,不過煎腸油煙非常大。
未來之前,我最感興趣的「生炒魷魚羹」,現場看到賣相只是一盤水汪汪的漿糊狀物体,而且幾乎每個檔口都會有一盤放在門口,感覺不夠獨特,於是打消嘗試的念頭。

我地走去豪大大鷄扒度排隊,幸好只是一條十多人的龍,否則在如此環境再加上落雨,真係無乜心情去排。
台灣,台北,士林夜市,豪大大鷄扒

來台灣必食豪大大,所以很有期望。不過在豪大大檔口附近臭兩,聞到任何炸鷄香氣
台幣55元一塊的鷄扒,的確非常大塊,比街市買的雪藏鷄扒再大一點當日店員問我落不落辣粉時,態度很惡。

鷄扒即時咬一啖,感覺好熱辣咀,是新鮮炸好的。
鷄肉味道很淡,炸粉很薄,表面不很脆,沒有預期的醃味或炸味,趙也不很好趙,似鷄胸肉易起渣,味道有少許帶酸,辣粉係有點辣。

旅遊書話最好熱食,而我只咬咗一口就收到背包,沿途背包反而傳出很濃炸鷄香味。

---Advertisement
---

返抵酒店時,成件炸鷄出晒倒汗水很濕,所以要熱食就係咁解。
食到最底發現有三分一塊炸鷄面積其實係鷄胸骨,表面看好似好大塊,實際仍是比街市買的鷄扒細。
個人認為KFC比它好食,雖然我不常吃KFC。
豪大大鷄扒

買咗豪大大,在第二區的街道行一行,去到第一個街口終於見到要揾的河粉煎
一個好似蛋撻的白色年糕狀物体,再加入三四種醬汁而成。
食落好似食緊蘿蔔糕咁上下感覺,又係咬緊一團河粉,味道酸酸甜甜咁樣。

跟住我去尋找熱狗,在Google見到有人寫每次到台灣必吃這熱狗
以為佢係美式熱狗,點知原來係一碌看似炸蟹鉗的「炸熱狗」,其中一端有竹簽穿住一舊黃色圓碌碌的物体...
結果無興趣買。
睇埋呢檔熱狗,在士林夜市的參觀活動完結,步行回捷運站返田門町。

我地又去「鮮茶道」買咗一杯梅菓綠茶及蜂蜜蘆薈返酒店,其中梅菓綠茶味道古怪有點難飲。
鮮茶道-梅菓綠茶及蜂蜜蘆薈

本來打算臨飛前在五十年歷史老店「老天祿」買滷水鴨翼返去俾阿媽咬吓,今晚先用台幣27元隻返酒店試吓味,睇吓係咪真係張學友咁樣值得買三十斤(鴨舌)做手信。
店員話如果早一點預訂,佢地可以幫客人急凍咗佢,臨飛前先拎走上機,返港後要即刻放入雪柜就可保存耐一些,或者自己買冰雪住先都得。
店員話存放鴨翼一定要通風,唔可以包實焗住,否則好易焗臭。
老天祿-滷水鴨翼

這款鴨翼食落肉質跟香港食到的無分別,一樣咁硬同韌,滷水味比較淡及咸味較少,食咗條脷無咁乸又唔會口渴,都幾ok。若果以期待很好味的星級心態去咬這鴨翼,可能會有點失望,因為佢味道很輕而偏淡。

第三日旅程完結。

圓苑既「紅豆鬆糕」被在下選為今次行程的頭號首選食品,如能携帶返家孝敬母親,必定攞滿分。原來呢個糕真係可以成底帶走,只要早作安排即可。

--> Click 入以下連結續第四天旅程
http://holiday-driver.blogspot.hk/2011/11/day-4-of-4-20111124.html


作者: holidaydriver
發佈日期: 2011-11-23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ELLE 行李箱維修